专业的品牌信息化整合营销服务机构

互联网信息化咨询/技术开发/整合营销

请通过以下方式免费咨询

软件开发不可忽视的四大误区(第二弹)



04



误区三:架构经验的拿来主义


“架构师”这个职务名称,听起来比程序员或者开发,要高大上得多。这个名称也就成为我们软件技术人的重要追求之一。大家都希望自己被称呼为架构师,而不是程序员。


不要小看这种力量,这种影响会让技术团队中的相当多人,以学习足够多的和架构技术相关的名词为荣。


学习知识还能有错?这当然没有错,学海无涯,多学总是好事。但问题就出在“纸上谈兵的故事”。学成孔乙己可不是什么好事。软件架构这种东西,我始终不认为它是一种数理级别的定理级知识,我更倾向于它是经验型知识。


怎么理解经验型知识呢?


就比如,骑自行车、游泳,这些技能都是经验型技能。这种技能有个特点,就是你没有办法通过阅读甚至背诵一本《游泳技巧大全》而实现游泳技能的提升。你必须自己下水去呛水,骑上车去摔跤,然后才可能真的学会。


我曾经和一个合作团队的同事去讨论一套合作的技术方案,我提出了一套接口用法,可以相对比较容易得快速的达成双方的目标,然而我却受到了对方合作团队一个年轻同事的激烈反驳,他认为我的架构不满足架构上的某某什么原则什么理论,讲了一大串名词。最后,我们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,和他逐条掰扯这样做的具体问题到底在哪里。如果真的按他说的做,除了架构上有一种莫名的数学上的美以外,没有在任何维护成本、开发速度、质量控制上的明显优势。这个就是典型的经验拿来主义。


所以我在做技术招聘的面试的时候,不管面什么内容,哪怕是问 TCP 和 UDP 有什么差别,这样基础性的问题,我喜欢反复追问的都是,UDP 与 TCP 各自存在的价值分别是什么?为什么两种方法要同时存在?我要的是这个分析过程,要的不是背诵 TCP 的各种基础结构,各种理论定义。我要的是 TCP 的每一个结构为什么要长这样?而不是那样?它当初形成的推导过程有没有思考过?只有学会了推导过程,在你遇到问题的时候,才能够通过思考的方式去进行这个事情,应该怎么做?什么方法是可以拿来用的,对吧? 


我们千万要警惕团队里有人把别人写的书、做的学问、编的文章,当做像三字经一样在你面前背诵,跟你说这是某某曰过,所以要按这样做。我并不是反对去学习别人的经验,反而我很提倡多学习别人的经验,但问题是说经验拿过来用的时候,我们用的方法一定是渔法,而非鱼本身。要了解这个经验它是怎么来的,经验创造出来的一个过程,推导这个经验的过程 如果和我们当前遇到的情况很契合,所以我们才用它,而不是说因为这个经验是一个牛人说的,是一个大佬写的,是来自于一个很成功的项目得出的,于是得出我们要用,这是完全没有逻辑的。


辨别和理解这些经验的过程,或者说,自己创造属于自己经验的过程,是需要大量实践的练习与深度思考一起进行的。其实,这条误区的背后,是培养技术人才的核心技巧之一。如果有时间,我以后再写专门的文章详细讲解。




05



误区四:性能洁癖主义


这个误区貌似比较容易理解,只是有时候,它的存在像一个阳谋,我们知道不对劲,但却无能为力。


一般技术团队,在人多了之后,队伍里面会出现各种各样角色的人,一定会有一些完美主义倾向的,有洁癖症的一些人,他们会掺杂在里面,就会导致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容易偏离核心目的。


当然,写到这里,有些读者可能会误解我的意思——会理解为“做性能要适可而止”。但这不是我想表达的!


做性能,我是倾向于能尽可能地做到现有条件下的极致化。只有极致化的性能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,这个非常关键的,如果我们做不到,往往是资源不够,或者能力不够,而不是决心不够,这个不是什么误区。我要讲的误区是:“我们往往因为追求常规的性能参数,而丧失更重要的体验级性能” ,这才是很多人,难以跳脱出来的误区。


继续举一个例子:大家都在传微信诞生之初,腾讯内部有三个团队都在做微信,最后是张小龙的团队胜出。这个故事不是完全真实,但是确实也是有故事的原型的。我就是当时其中一个团队的技术负责人,也确实有在和张小龙的团队竞争(当然,龙哥现在已经是我的老板了)。我们当时的产品叫做 Q 信,用 Q 信来发 IM 消息、语音消息、图片消息。过程中,要解决一个问题“移动端信号不如有线网稳定的情况下,如何做到像系统短信一样极高的发送成功率?”那时候,3G 时代还在巅峰,4G 尚未完全普及,一部分用户还依然在使用网络极差的 2G。基于当时的条件下,我们对信号弱,发送失败的情况设计了大量的重试策略、动态化的重试步长、网络探测策略,等等各种复杂规则… … 


但是,我们发现,无论怎么做,发送消息失败的概率,以及发送成功的速度,都还是明显弱于微信。我们始终无法正确预测用户什么时候突然进入电梯没有信号了,什么时候又出了电梯,什么时候又进入隧道没有信号了... ...  而微信却仿佛能够预测未来一样,总是在用户走出电梯的一瞬间,把消息发送成功。


我们的问题出在哪?


我在反复琢磨了很久并对微信抓包分析之后,才后知后觉。其实一切都很简单,是我们自己错误的性能追求框死了自己。因为我们做了多年的移动端 App,对移动端 App 省电的经验深入骨髓,这样的经验前提下,我们所有的重试策略都会制定时间间隔、重试次数,我们像洁癖症患者一样,不允许任何无畏的耗电。压根不会跨出省电的大前提去设计技术方案。而微信的做法,简单粗暴,在消息发送不成功的时候,快速、多次不断地重试。当然可以在用户打开电梯门,网络恢复的一瞬间,马上发送消息成功!我们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,就是我们并没有去计算我们通过这套复杂的省电规则,到底节省了多少电?节省的这点有限的电量(后来证明,由于异端场景的概率问题,节省的电量极少),能否比得上一个发消息速度极快且极其稳定不惧网络波动的软件,带来用户的信心的价值?一款产品的成功,掺杂着无数条类似这样能勘破常规误区,能直击靶心的思维尖刀!而在当时欠缺这套能力的 Q 信,显然差距还比较明显。